湊仔學堂|不想成為幼兒大腦發展的「隱形兇手」?家長要注意3種不經意行為


家長3大影響幼兒大腦發展行為
家長影響幼兒大腦發展行為1|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取代真人互動
有些家長為了使小朋友停止哭喊,會拿電子產品代勞,這會對大腦造成三重傷害,語言腦區(布洛卡區、韋尼克區)因缺乏足夠刺激而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前額葉皮質也因訓練不足造成注意力短暫、衝動控制能力差,大大增加ADHD風險,另外鏡像神經元系統發展會受阻,引發社交障礙,甚至出現自閉傾向。
0-2歲幼兒應完全避免螢幕,2歲後嚴格控制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1小時,並用親子共讀、對話互動和角色扮演遊戲來取代被動的影片觀看。
家長影響幼兒大腦發展行為2|過度保護孩子探索
前庭覺(小腦)缺乏足夠刺激會導致平衡感差、容易跌倒,而本體覺(頂葉)發展不足將造成動作笨拙、書寫困難,觸覺(體感覺皮質)敏感或遲鈍則可能引發情緒問題,變得暴躁易怒或退縮畏懼,這些都是自閉症兒童常見的感覺異常症狀。
家長應每天提供充足的感覺遊戲機會,如攀爬、跳躍、玩沙、玩水等,不要過度擔心孩子弄髒或跌倒,適度的冒險探索正是促進腦部整合發展的關鍵。
家長影響幼兒大腦發展行為3|否定孩子情緒
當家長經常對孩子說「唔准喊」或「有咩好驚」,這種否定情緒的回應方式,其實悄悄影響孩子的情緒及認知功能發展。孩子情緒中樞特別敏感,若經常被否定,他們大腦中的杏仁核會變得過度活躍,讓孩子容易焦慮和發脾氣,同時前額葉發展也會受影響,使自制力較弱。
家長面對孩子情緒爆發時,可以先蹲下來給孩子一個擁抱,溫柔地說「我知你而家好嬲」,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等情緒平復後,再引導孩子用說話表達。接納不等於縱容,這樣的教養方式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管理能力。
感統培訓有助發展障礙治療
感統訓練能有效促進大腦各區域的整合,改善兒童發展障礙。通過針對性活動如平衡訓練、觸覺刺激等,可調節大腦感覺處理功能,避免出現自閉症、ADHD、動作協調障礙及語言遲緩,提升社交、專注、動作和語言能力,促進大腦神經發育。
幼兒全能發展課程 (YO!Child Development) 正是為著透過系統化及治療級的遊戲方式,集中感統訓練去培育與預防幼兒的發展障礙,幫助孩子克服學習與行為挑戰,奠定幼兒未來健康成長的基礎。
思林教育城
電話 / WhatsApp:6966 8933
地址:九龍啟德承啟道38號, 啟德體育園,啟德零售館3, 2樓 M3-201號舖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9:00
網址:https://www.gaintree.com.hk/
資料提供:思林教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