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健康|嬰幼兒、兒童感染尿道炎症狀不同 嚴重影響腎功能 學識2招預防


留意孩子發燒和排尿時痛楚
嬰幼兒尿道受感染,發燒可能是唯一症狀,家長要留意嬰幼兒尿道受感染,排尿時未必會感到痛楚,即使有痛楚家長也不一定留意得到。因此如果年紀小的兒童發燒時沒有其他症狀,醫生會建議小朋友做尿液檢查。
較年長的兒童,如果患上尿路感染,與成年人一樣有可能會出現腹痛,背痛,小便痛,發燒,血尿和尿頻等症狀。家長可以考慮帶小朋友看醫生做小便檢查,也可以用家用試紙測試,化驗小便,這樣才能夠診斷或排除尿路感染。如果小便帶血,也要考慮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尿道炎治療方法
如果懷疑小朋友有尿路感染,請盡快就醫。尿路感染一般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果能診斷出是尿路感染,大部分情況下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出現發燒、呼吸急促、神智不清、全身冒冷汗、心跳加速等可能與敗血症有關的病徵,就要盡快到急症室求診。如果想處理尿路感染引起的發燒,和舒緩痛楚,可服用退燒藥。患病期間注意多休息,切勿進行劇烈運動。盡量多喝水,保持下身清潔衞生。
尿道炎嚴重或致細菌入血
如果病情持續惡化,小朋友會持續發燒,食慾不振,細菌有機會經過腎臟,走進血液,引致細菌入血。如果尿道炎控制不好,細菌令腎臟發炎,或導致腎功能受損。年紀大的時候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若及早醫治,一般都能完全康復,但若延誤治療,或重複出現尿路感染,可導致蛋白尿,或引起嚴重併發症,如細菌入血,導致白血病,或出現敗血性休克,令腎功能永久受損。
預防尿道炎方法
要預防尿路感染,必須要多喝水,養成規律排便的良好習慣,如果有便秘,就應該考慮用藥物處理。家長注意要提醒小朋友若有尿意就要去小便,千萬不要憋尿,這些都有助讓尿液較理想地排出體外,排尿的同時也可將依附在尿道的細菌一併排出。如果小朋友飲水不足,排尿次數減少,可能會令細菌有機會依附在尿道黏膜上,增加尿路感染及膀胱炎的風險。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第438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