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施政報告|2025施政報告鼓勵生育懶人包 2年26萬免稅額 加強課後託管 28項惠及家庭及中小學生政策


香港2025施政報告政策
香港2025施政報告政策|鼓勵生育
1. 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的時間,由一年增至兩年。由2026/27課稅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後首兩年,納稅人可就該名子女享有雙倍免稅額(即26萬元)。措施適用於該課稅年度末所有未滿兩歲的子女。
2. 進一步加強日間嬰幼兒照顧,未來三年將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合共提供約 500個零至三歲的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比現時規模增加近一倍。社署亦會適當地把較多的服務名額撥作照顧零至兩歲的嬰幼兒。
3. 在校課後託管服務方面,在本學年擴充「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名額不再設上限,方便家長外出工作。
4. 為方便孕婦輪候醫療服務,設立關愛窗口。基層醫療署並會聯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及醫管局婦產科,提升婦女在孕前、產前和產後的健康教育和服務,提供實用資訊。
5. 支援輔助生育方面,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修訂法例,將於今年12月生效,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儲存期限,為有意生育人士提供更大靈活性。醫管局會繼續增加輔助生育服務名額,2025-26年度會由兩年前的1 100個增至1 500個。
6. 推廣家庭友善,會繼續透過《好僱主約章》²⁸鼓勵更多僱主參與,及實施有利育兒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如彈性工作時間
香港2025施政報告政策|精準扶貧
7. 通過香港賽馬會的1,000萬元撥款,豐富「共創明『Teen』校友會」活動,為青少年提供融合香港潮流文化及中華傳統藝術的培訓和體驗。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1億8,000萬元,繼續推行項目促進弱勢社群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長遠發展,並借鏡「共創明『Teen』計劃」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優化各個項目元素,減少跨代貧窮。
8. 增設六個社區客廳,加上已推出的九個社區客廳,預計可惠及約7 000個「劏房」戶,服務超過140萬人次。
9. 優化「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取消名額上限,擴大支援有需要的小學生和家長。
10. 推出「共建關愛社會資助計劃」,推動支援公益事業的家族辦公室提供資源,推行惠澤弱勢社群的項目。
11. 以試行方式為離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並符合資格領取在職家庭津貼的住戶提供有時限現金獎勵,鼓勵他們自力更生。
香港2025施政報告政策|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12. 恆常化在中學實施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在小學四至六年級試行,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13. 透過津助福利服務機構專項基金提供培訓,加強駐校社工處理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
14. 透過中小學《4Rs精神健康約章》¹⁹和《精神健康職場約章》²⁰加強推廣社區精神健康,鼓勵更多學校人員接受有關精神健康急救的培訓;並新設特別嘉許級別,表揚能夠安排一定數量員工接受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培訓(例如精神健康急救)的學校和機構。
15. 推行「精神健康推廣大使培訓先導計劃」,動員及培訓精神健康推廣大使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培養抗逆力、構建關懷同行的支援網絡。
16. 社交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有深切影響,衞生署將更新相關指引,減少社交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影響。
17. 目前有高等院校已將基礎精神健康課程列為新生必修課程,及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相關支援,我們會推動更多院校主動推廣大學校園精神健康。
18. 目前有三個地區康健中心透過「健康心靈先導計劃」,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評估和安排跟進,成效良好。政府會於2026年增加六個中心,由具備心理學或輔導學等學歷背景及訓練的人員提供跟進服務。
19. 善用科技優化精神健康服務,包括在精神科日間醫院及外展服務加強遙距醫療,為合適病人提供更便利服務選項,及優化社會福利署(社署)網上情緒支援的文字輔導平台和網上青年支援隊,加強AI應用以更精準發掘風險高的支援對象。
香港2025施政報告政策|教育
20. 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 000個資助學額給本地生,這學額政府會明確維持,不會減少,確保本地生現時入讀資助課程的狀況不變
21. 政府7月已推出「城中學舍計劃」,便利市場把現有商業大廈(包括酒店)改作學生宿舍時免卻改劃手續,且可保留過剩地積比。即日起,不只商廈改裝,在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亦能受惠於計劃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過剩地積比。政府今年內更會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作興建新宿舍,會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
22. 透過不同國際和內地教育展覽和活動,向各界推廣文憑試在國際上的認受性,讓文憑試考生有更多升學選擇。
23. 教育局會加大打擊違規提供文憑試課程或「借殼辦學」的做法。我們已設立舉報機制、進行突擊巡查,和進一步明確明年文憑試自修生報考安排,今年內制訂《私立學校實務守則》及設立「私校名冊」,提升辦學水平。
24. 教育局已分配兩所空置校舍發展國際學校,政府也在北都預留了土地發展國際學校。
25. 鼓勵國際學校提高收生名額,並會拆牆鬆綁,容許優質國際學校以自資模式在校舍用地增建及優化設施,包括學生宿舍。
26. 教育局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將於2026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包括優化中小學銜接的資訊和創科教育課程、訂定「人工智能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納入核心課程、加強教師AI培訓、引入企業資源等。
27. 優質教育基金會推出新階段的公帑資助學校專項撥款計劃,為公帑資助學校和合資格幼稚園提升累計申請額上限,提高教育質素。鼓勵學校透過各項撥款計劃加強推動價值觀教育、理財教育,以及開拓與創新精神等。
28. 位於柴灣青年廣場的全新互動青年空間以及南昌「連青人網絡」實體互動平台首階段工程將在年底前完成,提供場地擴展青年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