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仔學堂】小朋友唔出聲可能選擇性緘默症

【湊仔學堂】小朋友唔出聲可能選擇性緘默症
日期:2023-02-14
平時活潑開朗的小朋友,身處陌生環境時默不作聲、不敢與人有眼神接觸,是怕醜還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選擇性緘默症是甚麼?有何常見症狀?以下由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鄭穎賢分享有關選擇性緘默症的資訊,教家長及早發現並幫助孩子,以減少對日後發展的影響。

選擇性緘默症是甚麽

選擇性緘默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本身能夠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在某些場合(例如:在家中或與熟悉的家人一起時)能如常對話及互動,但在個別社交場合(例如:在學校面對老師時)卻無法正常開口說話。大多數患者的發病年齡在2歲半至4歲半,也可能在小學階段才出現,這種情況多是受到後天因素影響。

選擇性緘默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兩類。先天因素包括家族遺傳,比如家族有焦慮症病史,小朋友會更容易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後天因素包括教育環境比如家長的養育方法,會否過度保護孩子、在疫情下過份緊張照顧太過周到,其他情況包括家人離世、移民、搬家頻密等,這些改變都會容易令焦慮提升,增加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機會。


影響社交及學習

選擇性緘默症最主要會影響到孩子社交及學習方面。最受影響的首先是社交方面。小朋友由於在陌生環境中太過焦慮而無法說話,鄭穎賢介紹有情況是同學會因此不和小朋友講話,這樣一方面會令小朋友感到不舒服、影響小朋友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令小朋友更缺少社交溝通。

學業表現以及學術成績也受影響。一般在小學階段已開始有口語方面的考試,小朋友不說話會直接影響其學術成績,特別是學前階段,小朋友還未懂得寫字因此多數只能依靠其語言表達進行評核,不說話對考核成績影響很大,甚至對升讀小學也有影響。

不容忽視的還有對情緒方面的影響。選擇性緘默症最源頭的問題正是因焦慮而不講話,當焦慮感未得到處理、不斷累積,久而久之焦慮有機會衍生到不同方面,例如社交焦慮、廣泛性的焦慮,焦慮範圍會越來越大。

小朋友在陌生環境中由於太過焦慮而無法說話。


選擇性緘默症症狀

根據選擇性緘默症的定義:當去到一個新地方,由第二個月起計算,連續一個月在特定需要說話的情境中都不能夠說話,便有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家長會留意到一些特徵,比如孩子在陌生環境中非常緊張擔憂、動作僵硬、刻意迴避目光,只能和父母講話,不熟悉的人來到家中時孩子會不敢作聲、躲在父母背後。

家長如見到孩子有以下症狀且持續一段時間,需要留意:
• 不能與他人對話
• 只用氣聲或非常細聲說話,有時只能輕聲地說一或兩個字作回應
• 以點頭或搖頭,面部表情和手勢等代替言語溝通表達
• 表現害羞、依賴和退縮、迴避目光
• 當意識到別人注視或接近自己時,突然表現反常
• 上課時不敢問可否去廁所,因而出現瀨尿情況
• 不參與群體活動


孩子是害羞 還是選緘症

家長有時誤以為孩子是害羞或未適應新環境所以沉默,鄭穎賢建議家長可對比小朋友在家中的性格和出外時是否有較大反差,以及和親戚聚會時是否也出現不願打招呼、參與對話,甚至離開座席的情況,可着重留意這些地方。若家長發現小朋友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向學校老師查詢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否也是非常安靜、不講話,和在家中的活潑表現落差較大,其中有可能是孩子在陌生環境因為焦慮問題而抑壓自己。若上述情況都符合,需要留心是否有選擇性緘默的情況。通過以上的觀察和了解,家長已大致可以看出小朋友是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還是單純害羞。

另外,大眾也易將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混淆,因為有部份的表現比較相似,包括迴避眼神接觸、沒有口語表達,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在家中或感到自在的情況下可如常對話,只是在特定場合會因緊張、焦慮才會迴避眼神接觸、不講話。而自閉症孩子迴避眼神接觸、不講話的表現則無論是否在熟悉的環境都存在,不會相差太大。

孩子在陌生環境可能因為焦慮而抑壓自己、不講話。


如何治療

留意到孩子有異常不說話的情況,懷疑子女有選緘症,家長首先可以多收集資料,與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如焦慮情緒不僅出現在對話時,還引申到其他方面,影響小朋友的日常生活,需要請臨床心理學家介入。此外,家長可尋求專業人士評估,由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先排除其他情緒或者發展的問題,進行確診評估,也有助之後的訓練方向更清晰。

鄭穎賢介紹,處理選擇性緘默症可用系統減敏法,逐步引導孩子接觸緊張或恐懼的場景,慢慢減少對場景的焦慮感。如小朋友在說話時緊張、焦慮,可以為小朋友營造輕鬆的氣氛,由對該病症有認識的人士進行不同方面的治療,包括遊戲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都是有幫助的,治療核心是讓小朋友認識到開口講話是安全的,從而幫助孩子擺脫焦慮,製造溝通機會,建立說話和社交的信心。

如及時得到診治,5歲前的小朋友有高達九成的治癒率,在不同場景能夠開口說話、認識朋友。但隨小朋友年紀越大,治療阻力也會增加,病情若發展至成人階段會為患者帶來嚴重的社交和生活影響。8歲之後,兒童發展上性格成型,小朋友較有個人想法,建立起信念比如一直以來都不與人講話也能如常生活、不需要認識朋友,這些信念會越來越牢固,因此相對難處理。而由於焦慮累積,影響的範圍擴大,可能會因為焦慮而出現自殘行為,也可能引發其他類型的焦慮症、增加引發其他病症的風險。

焦慮不斷累積,影響範圍擴大,可能引發其他類型的焦慮症、增加引發其他病症的風險。


日常小貼士

家長可嘗試為孩子設立恆常的社交機會,最好是在生活圈中找到建立恆常社交的對象,比如可以每兩個星期和表哥、表姐見面一次,放學後和同班的小朋友去公園逗留15分鐘。一開始孩子的說話圈很小,只能與家庭成員對話,可以慢慢嘗試擴展可直接對話的人,擴大對話的圈子。

父母多示範。父母可多做一件事讓孩子了解在外出時如何與人對話:與小朋友外出時,比如在百貨公司或店鋪父母可以和店員對話,通過日常示範讓小朋友看到社交是甚麽、知道社交要說甚麼,儲存起相關内容,知道外出時可以怎樣與人對話。

除了製造社交機會以及為孩子做示範,以下方式也可減低選擇性緘默症小朋友的焦慮:
1. 增加預告。家長帶小朋友出街前,可以先預告將會去哪裏、逗留多久、到達後可以做甚麼。知道即將會發生的事,有助減少孩子對未知的不安以及緊張情緒。
2. 當孩子面對他人的提問未能説話回應時,家長要避免代替孩子回答,或以批評、威脅的方式讓小朋友回答。較好的做法是家長向對方講解孩子需要時間準備,然後給小朋友20至30秒,父母幫助緩衝尷尬情況避免令小朋友的焦慮感提升,小朋友就較容易能嘗試回應。
3. 注重與孩子的說話互動以及回應。如果一不講話就被父母責罵,孩子會很緊張,對外出感到害怕。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小朋友的溝通,切忌讓他們感到壓力,而是能感受到父母支持。

撰文:林政宜
BB睡眠|BB最適合睡眠時間為晚上7時至8時 必知4大黃金睡眠時間好處
湊仔學堂 2024-04-17
湊仔學堂|「我數到3!」小朋友當耳邊風? 4個比「數到3」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湊仔學堂 2024-04-15
湊仔學堂|9歲女電台大膽表白 慘遭學長拒絕 孩子早熟怎麼辦? 專家:不批判先聆聽
湊仔學堂 2024-04-10
湊仔學堂|孩子拒絕返學?遇上校園欺凌怎麼辦? 7大跡象恐被欺凌 附3招應對方法
湊仔學堂 2024-04-06
湊仔學堂|過度照顧令孩子太依賴變巨嬰? 2個方法培育子女自理能力
湊仔學堂 2024-03-31
夫妻感情|有小朋友後夫妻感情越變越淡? 因育兒失去自我?4招維繫婚姻小貼士
湊仔學堂 2024-03-29
BB睡眠|BB睡得好會長得更高? BB睡眠安全守則5個必知
湊仔學堂 2024-03-15
湊仔學堂|孩子不順意便發脾氣丟東西?家長必學1招KO孩子情緒失控
湊仔學堂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