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臨盆前需要根據自身意願、健康和胎兒生長狀況,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或醫生預期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需要進行剖腹產。剖腹產會在子宮收縮前進行,因此可免去陣痛之苦,但同時也有傷及孕婦身體、影響下一胎分娩等風險,因此媽媽可以了解剖腹產常見4大迷思,衡量利弊,並給媽媽護理貼士助大家恢復身體。
選擇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一般分爲順產和剖腹分娩。醫生會跟媽媽們在產前根據媽媽與BB的健康狀況或自身意願商討及選擇分娩方式。能否成功自然分娩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胎兒大小,胎位以及子宮頸擴張進度等等,而有些因素是未能預測的。
在待產過程當中,醫生會因應母親及胎兒的情況去判斷能否安全地繼續自然分娩。一般來說,全球緊急剖腹產的平均比例估計約為所有分娩的15-30%。媽媽們亦可能因各種原因選擇進行選擇性剖腹產。然而,無論是緊急或選擇性剖腹產手術都有相關的風險,並可能對未來的妊娠產生影響。因此在考慮分娩方式時,應仔細權衡這些因素。

剖腹產常見4大迷思
剖腹產迷思1|剖腹產沒順產那麼痛
在剖腹產期間,因為有麻醉的關係,通常不會感到太多痛楚。然而,剖腹產仍然是一個手術,所以在手術後,仍可能會經歷相當的疼痛,包括傷口的痛楚和子宮收縮的感覺。一般來說,剖腹產後的恢復時間通常也比自然分娩要長。
小貼士:媽媽可選擇可靠的醫生,在產前跟醫生交流,由於剖腹產此終都是一個手術,對媽媽和胎兒都帶有風險,所以在選擇分娩方式之前,應考慮所有因素,清楚明白各個選擇的利與弊,手術風險,與醫生好好討論和交流。

剖腹產迷思2|剖腹產導致盆底肌肉下垂
懷孕和分娩過程對盆底肌肉造成壓力,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損傷,這些肌肉對支持內臟及維持正常排尿和性功能很重要,因此長遠來看盆底肌肉下垂有可能導致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質素。研究顯示,雖然順產後比剖腹產後出現盆底肌肉下垂的機會較為高,但剖腹產後亦一樣會有盆底肌肉下垂的風險。
小貼士:媽媽可以在產前和產後加強核心訓練,進行針對腹部和骨盆底的運動,例如普拉提或瑜伽,有助於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改善姿勢,並促進身體穩定性。媽媽可以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指導,制定適合的運動計劃,能有效減少受傷風險,確保運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剖腹產迷思3|剖腹產導致皮膚鬆弛形成疤痕
剖腹產後的確有機會令腹直肌分離,腹部肌肉變得無力,尤其是在一些本來缺乏運動或不良飲食的媽媽身上,導致產後女性對身體形象有負面看法,影響自信心,面對自己的身體時倍感焦慮。剖腹產手術留下的傷口會形成永久性疤痕,這些疤痕可能會隨著時間變化,出現疤痕增生,甚至因色素沉著而更加明顯。許多女性可能會因為這些疤痕影響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特別是在穿著泳裝或緊身衣物時。
小貼士:媽媽在選擇剖腹產醫生時,可挑選有高超技術的專業醫療團隊,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低疤痕形成的風險。如果選擇了剖腹產,也不妨跟醫生討論自己的需要,例如本身皮膚敏感或容易留下疤痕的特性,讓醫生可以根據需求做手術,包括皮膚切口和縫合材料。
產後可以選擇經過臨床實證的專業疤痕修復產品,像矽凝膠被視為去疤的首選成分,有助改善疤痕的顏色和質地。定期使用疤痕護理產品,配合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疤痕的修復。定期對皮膚進行保養,保持潤澤,能促進剖腹產後疤痕的修復。使用保濕乳液或油滋潤皮膚,防止乾燥,也能有助於皮膚健康,改善疤痕外觀,提升生活質量。

剖腹產迷思4|剖腹產與產後憂鬱
產後憂鬱症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而身體在產後的變化有可能會令負面情緒加重。剖腹產後的身體變化,包括疤痕和疲憊,可能會嚴重影響女性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甚至影響照顧新生嬰兒的能力。許多女性在看到這些變化時,可能會感到失落和自我懷疑,可能影響社交活動,從而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
小貼士:產後是一段充滿壓力和變化的時期,難以避免會有感到焦慮和無力感。要記得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多分享感受和經歷。不要猶豫,向伴侶、家人或朋友尋求幫助,照顧寶寶和家務。要為自己留出時間,參加喜愛的活動,給予自己短暫的休息,保持均衡飲食,定期運動,並儘量獲得足夠的睡眠,保持身心健康,並產前了解產後憂鬱症,以便及早識別症狀並在需要時尋求幫助。
懷孕過程本來對媽媽的身體來說就是一個挑戰,在各方面會起了變化,雖然身體形象會有所改變,如體重增加,肚皮鬆弛,妊娠纹等等,但都是做媽媽的痕跡,應引以為傲。

資料提供:單詠濤/婦產科專科顧問醫生